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上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5:59:27  浏览:8814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上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

上海市政府


上海市计划用水管理办法
上海市政府



废止理由: 随新办法实施而失效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的通知》和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使用城市自来水的一切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联户或个体户,均须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上海市公用事业管理局统一管理本市的计划用水工作,具体业务由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办理。各计划用水单位下一年度分月计划用水量,由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根据不同时期自来水供需平衡的要求,在每年年底前核定,通过各主管局或主管公司下达给其所属单位;无主管部门的计
划用水户由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直接下达计划用水量。
第四条 各计划用水单位都要指定有关部门或专人做好用水的定额管理和节约工作,应在抓好生产的同时,不断改革工艺设备,大力降低用水消耗,提高重复用水率,达到合理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目的。
第五条 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对计划用水单位超计划用水量,除按规定标准收取水费外,按下列规定加收超计划用水费:
(一)一切企业、联户或个体户以及月用水量在五百吨以上(含五百吨)的其他计划用水单位,按规定标准水价十倍加收费用。
(二)月用水量五百吨以下的非企业单位,按下列累进率加收费用:
超计划百分之五以内(含百分之五)的,按规定标准水价一倍加收费用;
超计划百分之五以上至百分之十(含百分之十)的,按规定标准水价二倍加收费用;
超计划百分之十以上至百分之十五(含百分之十五)的,按规定标准水价三倍加收费用;
超计划百分之十五以上的,依次类推,但累进加收费用最多不超过十倍。
超计划用水加收的水费,应从用水单位的税后留利或预算包干的节余经费中支出,不得纳入成本。
第六条 超计划用水单位应迅速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超计划用水量。对措施不力,无正当理由连续超用三个月以上的计划用水单位,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可限制其进水能力。
第七条 凡月用水量在五千吨以上(含五千吨)的用水单位,在进行新建、改建或扩建时,必须使节约用水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第八条 上海市自来水公司要积极指导、支持和配合用户开展节水技术革新和管理工作,推广先进经验。
第九条 为推动节约用水工作的开展,各计划用水单位可参照节电奖办法,在节约自来水的费用中提取奖励金。具体奖励办法由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会同市财政局、市劳动局制订实施。
第十条 一切用水单位均须与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签订《专用托收协议书》,超计划用水加收的水费均应按期缴付。逾期不缴付的,每天增收千分之一的滞纳金(滞纳金额自一元起算)。逾期三个月不缴付的,上海市自来水公司可根据营业章程采取措施,直至停止供水。
第十一条 超计划用水费和深井用水水费收入均由上海市自来水公司收取,收入总额的百分之八十上缴财政作为城市维护费,百分之二十留给上海市自来水公司用于计划用水及深井管理工作人员的办公、深井养护、节水技术的培训等。
第十二条 本办法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自一九八六年一月一日起施行,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八日上海市革命委员会转发的《上海市工业企业计划用水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1985年12月9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发展水产业若干问题的规定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关于发展水产业若干问题的规定
齐齐哈尔市人民政府



为了加速发展水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向专业化、商品化、现代化转变,繁荣城乡经济,特作如下规定:
一、积极鼓励和扶持国营、集体、个人发展养鱼生产
1、鼓励农户将荒水、荒泡、坑塘、沟壑改造成养鱼水面或利用低洼地、盐碱地修建精养鱼塘。个人投资或联户集资进行开发性养鱼生产的,自生产之日起五年内免收水面、土地承包金。
2、允许农户将低洼易涝的水浸田、弃耕地改造成养鱼池,土地改鱼池,承包金标准不变。
3、允许有资金、技术的人员跨村、跨乡、跨县(区)承包水面,从事养鱼生产。允许个人雇请技工或少量帮工。
4、工厂、企业、学校、驻军利用农场、基地发展渔业生产或同全市各地农村联合开发大中型水面,经营方式不限。对养鱼积极性高,但没有水面和建池用地的工厂、企业单位,可经过协商承包农村闲置的低洼地、盐碱地建池养鱼,并向农村交纳土地占用费。
5、各县、区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积极扶持渔业生产建设。要逐步扩大渔业贷款比例,增加养鱼贷款的发放量。要从收回一九八三年底以前农贷陈欠中,提取百分之五,用于扶持农村开发性养鱼生产,还款期可延长三至五年。各地农行和信用社要对养鱼户急需购买鱼苗、鱼种和饲
料的贷款优先安排。
6、国营渔场、乡村鱼种场所需要的饲料由当地粮食部门按计划供应。乡村农户养鱼由村划给一定数量的饲料地。无地可划或全部自筹有困难的,各地粮食部门要帮助解决一些比例价饲料或议价饲料。
7、水面改造、鱼池建设和渔业生产所需的钢材、木材、水泥、柴油、化肥等物资要纳入国家计划供应。
二、完善渔业生产承包责任制
8、个人或联户承包荒水、从事开发性养鱼生产的,承包期可在三十年以上,承包金可三至五年一定。承包期内可以转让或子女继承,对承包期内闲置不用或只捕捞野生鱼而不进行水面改造和养殖利用的,村委会可将其所承包的水面收回转包他人。
9、国家或集体投资、投工修建的鱼池,百亩以下的可承包给个人经营;百亩至三百亩的要实行一人牵头,联户承包,作为合作性的经济组织;三百亩以上的作为乡、村办集体渔场,建立、健全生产、财务管理机构,选举或选聘场长,乡、村对场长实行联利计酬,场长对职工实行分项
承包。
三、发挥国营渔场的骨干、示范和带头作用
10、国营渔场的上级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把生产安排权、产品销售权、内部机构设置权、职工调配权、留成资金支配和奖惩权等真正交给企业。
11、国营渔场要从单纯生产型转变为生产经营型,注重经济效益。小型企业要精简机构,减少层次和非生产人员;较大企业要实行划细核算,改总场核算为若干个独立核算单位(生产性分场、服务性公司、所、店、站等),由他们来分担全场的生产和经济指标。场部对各核算单位由
行政指挥型转变为指导服务型。
12、国营渔场行政领导班子,由群众民主选举产生。场长实行任期责任制,任期内成绩突出的要给予奖励,任期内完不成任务的要就地免职。对编余干部和落选的领导干部,可在本场承包生产项目,也可应聘到其他单位工作,或由上级主管部门重新安排工作,但对未完成任务落选的
领导干部,不能搞易地任职。
13、国营渔场管理上要采取统分结合、双重经营的办法。将分散的零星水面、鱼池、土地、草原等副业项目承包给职工,创办家庭渔场、副业场。家庭渔场、副业场的职工同场部是经济合同关系,取消等级工资,其收入除按规定上缴外,全部归职工。对联片鱼池或较大水面要实行统
一经营。渔场的主要产品(鱼苗、鱼种、商品鱼等)要由场部或分场统一管理。
14、国营渔场的养殖水域,在实行专业承包以后,要进行必要的工程建设和维护,投放足够数量的鱼种,确定合理的捕捞强度,以保证持续稳产、增产。只捕不放、只放不养、竭泽而渔的作法,必须加以纠正。
15、国营渔场必须注意提高投资效益。国家投资的挖、革、改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年增盈或减亏额要在投资总额的百分之十以上,否则今后不予投资。
16、国营渔场要积极支持乡、村养鱼,对乡村集体、个体渔场实行技术承包和技术服务。要为群众养鱼提供质量好、品种对路、数量足的鱼苗、鱼种。
四、加强水产供销工作,搞活水产品流通
17、水产供销企业要发挥水产品流通中的主渠道作用。在地产鱼不足的情况下,要积极扩大外采、外购,活跃市场。在地产鱼集中上市季节要积极组织收购、贮藏,以保证市场供应。
18、市水产二级站要发挥对县(区)水产三级站的业务指导作用。为三级站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和各项服务。各级水产部门要加强对水产代销企业的领导,逐步建立市区和城镇水产品专业市场。
五、优先发展鱼种生产
19、大中型养鱼水面和百亩以上的精养塘,都要建设鱼种池或利用湖、库湾育种,做到鱼种自给自足。
20、国家投资建设的乡村鱼种基地要认真做好勘察、设计,实行领导、技术人员负责制。今后鱼种基地投资三年不能投产的,要追究决策领导和技术人员的责任。
21、鱼苗鱼种生产单位,要提高质量、讲究信誉,适当地让利给商品鱼生产者。各县、区可根据本地的实际,制定鱼苗鱼种的指导性价格和最高限价。
六、普及养鱼知识,提高科学养鱼水平
22、养鱼的农民在承包水面前要由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培训,合格后发给养鱼员操作证。
23、允许水产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应聘到国营、集体、个体渔场工作。允许技术推广站同国营、集体渔场进行技术承包。鼓励水产技术推广站到农村承包闲置的鱼池、水面。
七、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水产资源。
24、全市渔业生产,要在统一规划指导下进行。凡在江、河及其泛水区、苇塘和尚未进行养殖利用的湖泊、水库从事捕捞生产的,均要办理捕捞渔业许可证。养鱼单位或个人,在开发利用水面之前,要办理养鱼许可证。
25、专、兼渔业村、屯实行分散经营以后,大船变小船、大网变小网的,可以一证变多证,但总作业人数不得增加。
26、在禁渔区、禁渔期进行捕鱼的要根据情节,处以罚款,没收渔获物。使用不合格的网具和超出规定数量的网具捕鱼的,予以没收。越过规定的水域进行捕捞生产的,处以罚款,屡教不改的没收渔具,收回渔业许可证。无证捕鱼的,要教育、制止。教育无效的,没收网具。
27、江河等自然水域按行政区的划界,由各县水产主管部门管理。界限不清或界限有争议的自然水域可暂作为常年禁捕区。对个别必须安排在争议水域生产的可由上一级水产主管部门发证。
28、对毒鱼、炸鱼和到养鱼水面偷鱼、抢鱼的,要进行处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9、沿江各县、区的水产部门要认真组织完成各水质监测站点的监测任务,依靠专业渔民建立群众性的水质监测网。确因污染造成死鱼的要追究有关单位的领导或个人的责任。



1986年6月22日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军队工资制度改革后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

民政部 财政部


民政部、财政部关于军队工资制度改革后军人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的通知
1994年11月4日,民政部、财政部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民政、财政局:
根据中央军委印发的《军队工资制度改革方案》(〔1993〕13号)的规定,现将军人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问题通知如下:
一、在职军官、文职干部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工资、军衔(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见附件一)。
二、在职士官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计发项目为:军衔等级工资、基础工资和军龄工资(见附件二)。
三、军队离退休人员死亡后,一次性抚恤金按以下项目计发:
(一)1993年9月30日以前批准离退休的包括:
1.民政部、财政部民优发〔1991〕12号和民优发〔1992〕32号规定的计发项目;
2.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2〕后财字第630号增加的离退休费(见附件四);
3.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2〕后财字第679号增加的离退休费(见附件五);  4.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2〕政干字第417号增加的离退休费(见附件六);
5.中央军委〔1993〕13号,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3〕后联字4号及财政部、中共中央组织部、民政部、人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94〕财社字第19号规定增加的离退休费(见附件三之一、之二);
6.总后勤部〔1993〕后财字第759号规定的将补助补贴归并离退休费(见附件七)。  (二)1993年10月1日以后批准离退休的人员按中央军委〔1993〕13号及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1993〕后联字4号确定的离退休时的全额基本工资计发一次性抚恤金(见附件一)。
四、义务兵和月工资低于少尉正排军官工资标准的其他军人死亡后,按排职职务工资(一档)、少尉军衔工资(基本标准)和基础工资三项之和计发一次性抚恤金。
五、上述一次性抚恤金计发标准从1993年10月1日起执行。313附件:
一、军官、文职干部工资标准表;
二、士官工资标准表;
三、离退休干部增加离退休费标准表(之一)、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增加离休退休费标准表(之二);
四、军队离退休干部增加离退休费标准表;
五、军队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标准表。
六、《关于解决军队部分离休退休干部生活待遇问题的通知》〔1992〕政干字第417号;
七、《关于归并现行补助补贴及有关问题的通知》〔1993〕后财字第759。
附件一: 军官、文职干部工资标准表
------------------------------------------------------------------------------------
|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 职 务
|------------------------------------------------|--------------------------------
|军事、政治、| 专业技术军官,| 非专业技术 | 一 | 二 | 三 | 四 |
| 后勤军官 |专业技术文职干部| 文职干部 | 档 | 档 | 档 | 档 |
|----------------------------------------------------------------------------------
|军委主席、副主席实行固定额工资标准,每人每月1450元(含职务、军衔、基础工资)。
|----------------------------------------------------------------------------------
|军委委员 | 一 级 | |526|552|578|604|
|------------|----------------|----------------|------|------|------|------|
|大军区正职 | 二 级 | |476|500|526|552|
|------------|----------------|----------------|------|------|------|------|
|大军区副职 | 三 级 |按大军区副职待遇|428|452|476|500|
|------------|----------------|----------------|------|------|------|------|
|正 军 职 | 四 级 | 按正军职待遇 |382|404|428|452|
|------------|----------------|----------------|------|------|------|------|
|副 军 职 | 五 级 | 按副军职待遇 |338|360|382|404|
|------------|----------------|----------------|------|------|------|------|
|正 师 职 | 六 级 | 正 局 级 |296|316|338|360|
|------------|----------------|----------------|------|------|------|------|
|副 师 职 | 七 级 | 副 局 级 |256|276|296|316|
|------------|----------------|----------------|------|------|------|------|
|正 团 职 | 八 级 | 正 处 级 |220|236|256|276|
|------------|----------------|----------------|------|------|------|------|
|副 团 职 | 九 级 | 副 处 级 |192|204|220|236|
|------------|----------------|----------------|------|------|------|------|
|正 营 职 | 十 级 | 正 科 级 |170|180|192|204|
|------------|----------------|----------------|------|------|------|------|
|副 营 职 | 十一级 | 副 科 级 |152|160|170|180|
|------------|----------------|----------------|------|------|------|------|
|正 连 职 | 十二级 | 一 级 科 员 |136|144|152|160|
|------------|----------------|----------------|------|------|------|------|
|副 连 职 | 十三级 | 二 级 科 员 |124|130|136|144|
|------------|----------------|----------------|------|------|------|------|
|排 职 | 十四级 | 办 事 员 |112|118|124|130|
|----------------------------------------------------------------------------------
|说明:表中职务等级对应关系,仅限执行工资标准,不涉及其他待遇。
------------------------------------------------------------------------------------
单位:元/月
--------------------------------------------------------------------------------------
工 资 ||军衔(级别)工资 ||基础||军龄|
----------------------------------------------||------------------|| ||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军衔|级别|基本 ||工资||工资|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档 || | |工资 || || |
----------------------------------------------||----|----|------||----||----|
||上将|特级|555|| || |
----------------------------------------------||----|----|------|| || |
630|656|682| | | ||中将|1级|465|| || |
------|------|------|------|------|------||----|----|------|| || |
578|604|630|656| | ||少将|2级|375|| ||每 |
------|------|------|------|------|------||----|----|------|| || |
526|552|578|604|630| ||大校|3级|315|| ||服 |
------|------|------|------|------|------||----|----|------|| || |
476|500|526|552|578| ||上校|4级|255|| ||现 |
------|------|------|------|------|------||----|----|------|| || |
428|452|476|500|526|552||中校|5级|195|| ||役 |
------|------|------|------|------|------||----|----|------|| || |
382|404|428|452|476|500||少校|6级|135|| ||1 |
------|------|------|------|------|------||----|----|------|| || |
338|360|382|404|428|452||上尉|7级|105||90||年 |
------|------|------|------|------|------||----|----|------|| || |
296|316|338|360|382|404||中尉|8级| 80|| ||按 |
------|------|------|------|------|------||----|----|------|| || |
256|276|296|316|338|360||少尉|9级| 60|| ||1 |
------|------|------|------|------|------||----|----|------|| || |
220|236|256|276|296| || | | || ||元 |
------|------|------|------|------|------||----|----|------|| || |
192|204|220|236|256| || | | || ||计 |
------|------|------|------|------|------||----|----|------|| || |
170|180|192|204| | || | | || ||发 |
------|------|------|------|------|------||----|----|------|| || |
152|160|170|180| | || | | || || |
------|------|------|------|------|------||----|----|------|| || |
136|144|152|160| | || | | || || |
------------------------------------------------------------------------------------|
|
--------------------------------------------------------------------------------------
附件二: 士官工资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 军 衔 等 级 工 资 || || |
|军衔等级|--------------------------------------||基础工资||军龄工资|
| |一档 |二档 |三档 |四档 |五档 || || |
|--------|------|------|------|------|------||--------||--------|
| |四级|330|348|366|384|402|| || |
|军|----|------|------|------|------|------|| || |
| |三级|252|266|280|294|312|| || |
|士|----|------|------|------|------|------|| || |
| |二级|200|212|224|238| || || |
|长|----|------|------|------|------|------|| ||每服现 |
| |一级|156|166|176|188| || ||役1年 |
|--|----|------|------|------|------|------|| 90 ||按1元 |
| |四级|312|330|348|366|384|| ||计 发 |
|专|----|------|------|------|------|------|| || |
|业|三级|238|252|266|280|294|| || |
|军|----|------|------|------|------|------|| || |
|士|二级|188|200|212|224| || || |
| |----|------|------|------|------|------|| || |
| |一级|146|156|166|176| || || |
|--|--------------------------------------------------------------------|
|说明:四级士官军衔等级工资达到第五档标准后,每年增资标准按8元 |
|执行。 |
----------------------------------------------------------------------------
附件三(之一): 离退休干部增加离退休费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 增加离退休费标准 |
|----------------------------------------|----------------------|
|军委委员 | |一 级| 700 |
|----------|----------------|----------|----------------------|
|大军区正职| |二 级| 640 |
|----------|----------------|----------|----------------------|
|大军区副职|按大军区副职待遇|三 级| 580 |
|----------|----------------|----------|----------------------|
|正 军 职|按正军职待遇 |四 级| 520 |
|----------|----------------|----------|----------------------|
|副 军 职|按副军职待遇 |五 级| 480 |
|----------|----------------|----------|----------------------|
|正 师 职|正 局 级 |六 级| 420 |
|----------|----------------|----------|----------------------|
|副 师 职|副 局 级 |七 级| 370 |
|----------|----------------|----------|----------------------|
|正 团 职|正 处 级 |八 级| 310 |
|----------|----------------|----------|----------------------|
|副 团 职|副 处 级 |九 级| 250 |
|----------|----------------|----------|----------------------|
|正 营 职|正 科 级 |十 级| 220 |
|----------|----------------|----------|----------------------|
|副 营 职|副 科 级 |十 一 级| 180 |
|----------|----------------|----------|----------------------|
|连职以下 |科 员 以 下 |十二级以下| 140 |
|----------------------------------------|----------------------|
| |1.军委原主席、副主席|
| | 执行现职军委主席、|
| | 副主席的工资标准。|
| |2.原副兵团职干部,增|
| 说 明 | 加离退休费按550|
| | 元标准执行。 |
| |3.增加离退休费标准 |
| | 包括职务、军衔和 |
| | 基础工资三部分。 |
--------------------------------------------------------------------
附件三(之二): 军队离休退休干部、退休志愿兵增加离休退休费标准表
单位:元/月
------------------------------------------------------------------------
| 干部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志愿兵级别|离休退休费标准|
|----------------------------------------|----------|--------------|
|军委委员 | | 一 级 | | 700 |
|----------|----------------|----------|----------|--------------|
|大军区正职| | 二 级 | | 640 |
|----------|----------------|----------|----------|--------------|
|大军区副职|按大军区副职待遇| 三 级 | | 580 |
|----------|----------------|----------|----------|--------------|
|正 军 职|按正军职待遇 | 四 级 | | 520 |
|----------|----------------|----------|----------|--------------|
|副 军 职|按副军职待遇 | 五 级 | | 480 |
|----------|----------------|----------|----------|--------------|
|正 师 职|正 局 级 | 六 级 | | 420 |
|----------|----------------|----------|----------|--------------|
|副 师 职|副 局 级 | 七 级 | | 370 |
|----------|----------------|----------|----------|--------------|
|正 团 职|正 处 级 | 八 级 | | 310 |
|----------|----------------|----------|----------|--------------|
|副 团 职|副 处 级 | 九 级 |七、八级 | 250 |
|----------|----------------|----------|----------|--------------|
|正 营 职|正 科 级 | 十 级 |五、六级 | 220 |
|----------|----------------|----------|----------|--------------|
|副 营 职|副 科 级 | 十一级 |三、四级 | 180 |
|----------|----------------|----------|----------|--------------|
|连职以下 |科 员 以 下 |十二级以下|一、二级 | 140 |
|----------|----------------------------|--------------------------|
| |1.增加离休退休费标准包括职务、军衔和基础工资三部分。 |
|说 明|2.此表中职务等级对应关系,仅限于增加离休退休费,不涉 |
| |及其他待遇。 |
------------------------------------------------------------------------
附件四: 军队离退休干部增加离退休费标准表
------------------------------------------------------------------
|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 |增加离退休费标准(元/月)|
|----------------------------------|--------------------------|
|军委委员以上 | 40 |
|----------------------------------|--------------------------|
|大军区正职(1级) | 30 |
|----------------------------------|--------------------------|
|大军区副职(2级) | 24 |
|----------------------------------|--------------------------|
|正军职(3、4级,按正军职待遇) | 22 |
|----------------------------------|--------------------------|
|副军职(5级,按副军职待遇) | 20 |
|----------------------------------|--------------------------|
|正师职(6级、正局级) | 18 |
|----------------------------------|--------------------------|
|副师职(7级、副局级)以下 | 16 |
------------------------------------------------------------------
附件五: 军队离退休人员增加离退休费标准表
----------------------------------------------------
|职务(专业技术)等级|增加离退休费标准(元/月)|
|--------------------|--------------------------|
| 大军区职 | 80 |
|--------------------|--------------------------|
| 军 职 | 70 |
|--------------------|--------------------------|
| 师 职 | 60 |
|--------------------|--------------------------|
| 团 职 | 50 |
|--------------------|--------------------------|
| 营 职 | 40 |
|--------------------|--------------------------|
| 连 职 | 30 |
|--------------------|--------------------------|
| 排 职 | 20 |
|--------------------|--------------------------|
| 志愿兵 | 16 |
----------------------------------------------------

附件六:民政部、人事部、财政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关于解决军队部分离休退休干部生活待遇问题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计划单列市民政厅(局)、人事厅(局)、财政厅(局),各军区、各军兵种、各总部、国防科工委、军事科学院、国防大学政治部、后勤(院务、校务)部,武警部队政治部、后勤部:
根据1989年党中央关于解决离休退休干部生活待遇的原则和《国务院批转人事部、国家计委、财政部一九八九年调整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1989〕82号)精神,决定适当提高部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生活待遇。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军队退休干部的退休生活费最低保证数,1989年9月30日前每月不足70元的,提高到70元;因战因公致残或患二、三期矽肺病,每月不足85元的,提高到85元。在此基础上累加1989年10月后增加的退休生活费。
二、执行地方工资标准的军队离休退休干部,1957年以来没调过级的;执行军队工资标准的离休退休干部,1965年以来没调过级的,按提高一级工资(1965年至1979年执行的军队干部行政工资标准)的数额增加离休退休费。1981年前移交政府安置的离休干部,已按国发〔1989〕82号文件规定提高一级工资数额增加离休费的,不再调级增加离休费。
三、1988年9月30日以前军队批准退休、执行军队干部退休生活费标准的退休干部,按照军职干部每人每月30元,师职干部每人每月25元,团职以下干部每人每月20元的标准增加退休生活费。
四、提高军队部分离休退休干部上述生活待遇,从1992年7月1日起执行。由军队管理的和未移交政府安置的,所需经费从军费开支。已移交政府安置的,今年所需经费从军费开支,由军分区按所在地区级管理部门提供的名单(式样附后),一次拨给其管理部门。从1993年1月1日起,按现行财政体制规定,分别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开支。
五、调整离休退休费的审批办法是:在军队的师职(含专业技术4级)以下离休退休干部,由现管理单位的上一级政治机关审批;军职(含专业技术3级)以上离休退休干部,由大军区级单位政治机关审批。移交政府安置的离休退休干部,由地区级以上管理单位审批(审批表式样附后)。
这次解决部分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生活待遇问题,体现了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广大离休退休老同志的关怀。各单位一定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精心组织,抓好落实,把这件关系老同志切身利益的事情办好。

附件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关于归并现行补助补贴及有关问题的通知
各军区、各军兵种、国防科工委后勤部,总参三部、管理局,总政直工部,军事科学院院务部,国防大学校务部,总后所属各直供单位:
根据中央军委印发的《军队工资制度改革方案》(〔1993〕13号)和三总部《关于贯彻〈军队工资制度改革方案〉的实施办法》(〔1993〕后联字4号),参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军队现行的物价性、福利性补助补贴归并处理如下:
一、并入基本工资和保留的补助补贴
军官、文职干部和士官,执行新的工资标准后,原享受的洗理费,书报补助费,副食品价格补贴,肉价补贴,肉、蛋、菜价格补贴,燃料价格补贴,伙食补助,各种粮、油、煤价格补贴,生活补助费,除按规定已并入基本工资的外,剩余部分予以保留,改称福利补助和伙食补贴。标准为:
福利补助。军官、文职干部每人每月按60元,士官按25元计发。
伙食补助。军官、文职干部每人每月按50元,士官按35元计发。
二、有关问题的处理意见
(一)在各级人大、政协等机构任职的军队干部和编外干部,其补助补贴的归并与保留,按军官、文职干部的规定执行。其中,未执行军官、文职干部原“三结构”工资标准的,按原享受的上述补助补贴数额减去保留的部分后,其差额计入基本工资。
(二)离退休干部保留的补助补贴,按军官、文职干部的规定执行;并入的补助补贴,与同职级军官、文职干部同口径计入离退休费。具体办法,按同职级军官、文职干部原享受的上述补助补贴,减去按总政、总后(1992)后财字第630号和总后(1991)后财字第321号文件规定已计入离退休费的部分,以及保留的补助补贴后,其差额计入离退休费基数。  1979年起执行的、1985年6月底以前离退休干部享受的副食品价格补贴,仍继续保留,不计为计发有关费用的基数。
(三)退休志愿兵保留的补助补贴,按士官的规定执行;并入的补助补贴,按士官并入工资的数额计入退休费。具体办法,按士官原享受的上述补助补贴,减去按总政、总后(1992)后财字第630号和总后(1991)后财字第321号文件规定已计入退休费的部分,以及保留的补助补贴后,其差额计入退休费基数。
军官、文职干部(含在各级人大、政协等机构任职的军队干部、编外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士官(含退休志愿兵),除上述归并、保留的项目外,其他补助补贴标准及发放办法仍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此规定从一九九三年十月一日起执行。以往有关规定与此不符的,按此执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